第九十四节 焚楼
第八卷「深耕经营」 | 吹牛者 | 约 1425 字 | 编辑本页
弃舟登岸,树林中却又有一条小道,由向导引路一路往前。二人也不辨东西南北,只跟着向导一路前行。
沿路而行,路上不时有其他人汇入,都是步行而来。显然此地不通车马,来者都要依靠舟楫。徐桐心中暗暗忧虑,自古水道最为复杂易变,尤其是这般大片沼泽沙洲之中的水道。宋人的梁山三十六员好汉聚义梁山泊数十年,官兵束手无策。实际梁山并无险要之处,全靠八百里水泊遮蔽官府。
这些人大约便是今日各会的头面。徐桐用探寻的目光看向李百倾,李百倾只略微点了下点头。又走了移时,道路越加复杂,时而需拨开树丛,时而从溪流上临时架板通过。周边不是树林边是芦苇荡,连天光也看不到。路上明暗哨卡忽隐忽现,戒备森严,直走到近午时分,方来到空地上一座寺宇。
徐桐暗暗心惊,小船划划桨摇橹速度甚慢,别看时间长,实则此地距离广州城大约只有十五到二十公里。也就是说,从西门出来,最多四十里路边是匪巢了。而这匪巢深居沙洲红树之间,若无向导,便是动用大军拉网也休想轻易搜寻出来!难怪这帮人有持无恐,在这里公然聚集。
这座寺院庭院占地极是宽广,但格局却不甚大。建寺之时据言因为缺少大木为梁,便在拼接的主梁上外包铁皮,故得名铁梁寺,寺内殿宇房屋俱是石基打底,外垒土墙,内修木殿,布局两进,前为山门堂院,中为佛殿,后为方丈室、厨房、居士房。如今大多已经坍塌。山门早已破败,门前匾额也不知所踪,殿内倒着一个缺足少把的香鼎,正殿里供奉着木雕佛祖宝象,只是早已彩绘失色、金装剥落,佛祖身旁侍立两尊比丘立像,两侧偏殿列着二十余尊大小菩萨,高矮胖瘦形态各异,年久失修,均已朽烂不堪,辨识不出面目。
山门前几名喽啰迎客,验看了公帖,便即有人引入,院中分两列摆着几十余张条案交椅,不少人已然落座,自有喽啰上前奉茶敬烟。正中摆放一把圈椅,椅后设一张香案,上置一神龛,供道教天帝,上书“昊天金阙玉皇玄穹高上帝”,案前设三炉四碟,三炉香各敬天地人三才,每炉内插高香三注,四供碟摆着猪、牛、羊、鸡全荤供,喻天帝统御各界弟子不忌荤腥。
院中桌椅排列各有座次,一名喽啰将李百倾与徐桐二人领至最末尾一桌,喽啰高声唱道:“老李庄授业弟子李百倾携侄李健到,排位入座。”安顿李百倾二人坐了,又摆上烟茶果品方才退去。不多时,两列座位渐次坐满,除四五十会首外,加门人弟子足有百多号人,各人奇形怪状,或高声阔论、或窃窃私语,众人心思各异,目光闪烁,眉眼不住四下撒摸,院中闹闹哄哄,一片嘈杂。
众人最关注的,便是堆积在左右廊下,由十多個小喽啰看守的硬木箱子,箱体箱盖上都加了铁箍,还上了大锁。莫非里面是。
关于薛总帅弄到了一大笔银子这件事,早就在会首们中间传开了。据说某道人“点石成金”而来,也有人说是他掘到了熊都督当年埋藏下来的军饷。但是薛图对此不置可否,愈发显得神秘莫测。
由不得他们多猜测,突然一声静鞭,院内立时静了下来,接着一通鼓响,一名喽啰怀抱一根木制大令闪身而出,唱道:“天门点将,众人听令。”与会众人听到齐齐站起,带得桌椅一片叮咣之声,喽啰待各人站定,方才唱到:
“驾车须走阳关道,
行舟当要泛海平。
……
黄道吉日早选定,
天门大开点将名。
良时已到,开天门,旗牌官掌旗。”一首点将令唱罢,一阵镲钹齐鸣,又一通闷鼓敲过,一条大汉将一杆青竹大幡挑了出来,上书五个大字:天门道神会。
稍停片刻,喽啰又高唱一声:“元帅升座。”